[09-06 08:29]
“互联网公司”估值逻辑未获认可
上市是小米发展史上高光的瞬间。彼时的小米IPO发行价17元港币,估值543亿美元,已经跻身有史以来全球科技股前三大IPO,而且是香港资本市场第一家“同股不同权”创新试点。
按收盘价计算,去年7月9日的总市值为3759.2亿港元;去年7月13日,小米总市值达到4799.7亿港元;7月18日盘中最高价22.20港元,总市值4967亿港元,逼近5000亿港元。之后每况愈下,荣光不再。
今年以来,小米的股价已跌去31%。截至昨日收盘,小米股价报8.94港元,相比IPO发行价,近乎腰斩。总市值亦跌至2144亿港元。小米当前总市值与诺基亚(按9月4日计算,总市值274.90亿美元)相当,是高通总市值的三成不到,是苹果总市值的两成多,是思科总市值的一成多。若与阿里巴巴相比,小米的总市值约等于半个阿里,与腾讯更是难以相提并论。
据公开信息,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曾公开表示,小米的估值应该是腾讯乘以苹果。这一估值的背后,是将小米定位成以手机、智能硬件和LoT平台作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,而不是一家硬件公司。
但事与愿违,在机构投资者占八成的港股市场,小米作为互联网公司的估值逻辑,并未获得认可。同时受到香港市场氛围的影响,小米集团股价连续下跌。
上一页
下一页
第
1
[2]
3
4
5
6
7
8
/8页
留言总数2
[12-15 18:18]